22岁的小张,因恶心、呕吐于9月18日下午17:37紧急来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循环化工园区医院急诊科。急诊科迅速完善各项检查,提示小张感染指标严重升高,肾功能、呼吸功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竭。鉴于小张的病情危重,在积极与家属交代沟通后,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。
在小张入住重症医学科后,游道锋副院长积极组织讨论,密切关注病情变化,查找病因,详细询问病史,探寻病因的蛛丝马迹。
游道锋副院长带领重症医学科团队连续1天1夜守在患者小张身边,根据病情变化,随时调整诊疗方案。从呼吸功能支持、血流动力学监测、俯卧位通气、肺泡灌洗治疗等方面给予他积极的治疗与护理,但小张的病情仍然不乐观。
两院区凌晨接力赛跑,首例ECMO转运成功
为了进一步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,为年轻的生命争取一线生机,园区医院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总院重症医学科ECMO技术团队积极沟通,在充分评估后,一致认为假如直接转运,患者病情危重,转运途中危险性大,最终决定在医大一院园区医院先行ECMO支持,然后由ECMO保驾护航转运医大一院总院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。
9月20日凌晨00:15,总院ECMO技术团队携带设备和物品到达河北医大一院园区医院,分头做好评估病情、与家属沟通等相关工作,进行一切上机前的准备。园区医院功能科、药房、检验科、手术室、放射科等科室给予了全力配合,二线人员也到场支援,一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,在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以后,ECMO置入开始。
3:00顺利置入导管;
3:20正式进行治疗。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,为下一步的转运提供了较好的时机;
4:40患者在转运呼吸机、转运监护仪、注射泵血管活性药物的支持下开始进行转运;
4:55抵达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总院作进一步治疗。
体外膜肺氧合(ECMO)是体外生命支持的一种方式,通过将体内血液引出经过体外的膜肺和血泵再输回体内,主要为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,以维持患者生命。例如在SARS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中,当患者出现了严重心、肺功能的损害时,就需要ECMO的辅助。
简单来说,它就是心肺替代,使用人工膜肺和人工泵,让心和肺得到充分的休息,并维持机体所需的氧供和血流,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。
两院区凌晨通力合作,共同努力,成功完成了ECMO的置入,并顺利转至医大一院总院进一步治疗,为患者生命接力赛跑,开创了两院ECMO治疗的先河,展现了上下级医院合作转诊的典范。
优良的设备、精湛的医术、精心的照护,同向同力的医护及保障团队,终于换来了令人欣喜的结果,经过两院区4天不分昼夜的接力救治,小张顺利于9月22日10:10撤除ECMO,9月24日脱离呼吸机,目前意识清楚,情况稳定。
(宣传科)